什么是白芨
1、白芨,(学名:Bletilla striata),有多种别称: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等,不同地方叫法不一。为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可入药),植株高18-60厘米。
2、学名是小白及,也叫小白芨。小白及是草本植物,植株高15-50厘米。假鳞茎扁卵球形,较小,上面具荸荠似的环带,富粘性。茎纤细或较粗壮,具3-5枚叶。
3、“白芨”是互叶醉鱼草的别名,为马钱科醉鱼草属落叶灌木,学名为Buddleja alternifolia Maxim.。容易混淆的还有“白及”,“白及”是兰科白及属陆地生长的小草本植物,学名为Bletilla strata (Thunb.)Reichb. 。
4、白芨的词语解释是:见“白及”。注音是:ㄅㄞ_ㄐ一。拼音是:báijī。结构是:白(独体结构)芨(上下结构)。白芨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见“白及”。
5、云南方言里说的中药材“小白鸡”是指白芨。白芨,(学名:Bletilla striata)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地螺丝、白鸡娃、白根、羊角七。白芨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及园林价值。
6、没有区别,白芨一般指白及。白及,是兰科、白及属地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可达60厘米。假鳞茎扁球形,富粘性。茎粗壮,劲直。叶片狭长圆形或披针形,基部收狭成鞘并抱茎。
白芨简介
1、白芨原产中国,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主要产自贵州西南部、陕西南部、连云港、南通、南京、句容、宜兴、溧阳、上海、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分布。
2、白芨简介白芨是兰科、白芨属植物,植株在20至50厘米,叶4至5枚,白芨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地螺丝、白鸡娃、白根、羊角七。
3、白芨是兰科白芨属中的一种,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别名有白根、羊角连及草、朱兰、紫兰等等。主要分布在中国、缅甸、日本。花期会因各个地方的气候差异,开花的时间不定。白芨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白及简介
白芨原产中国,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主要产自贵州西南部、陕西南部、连云港、南通、南京、句容、宜兴、溧阳、上海、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分布。
白芨简介白芨是兰科、白芨属植物,植株在20至50厘米,叶4至5枚,白芨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地螺丝、白鸡娃、白根、羊角七。
白芨是兰科白芨属中的一种,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别名有白根、羊角连及草、朱兰、紫兰等等。主要分布在中国、缅甸、日本。花期会因各个地方的气候差异,开花的时间不定。白芨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概述 白芨为中药名,出自《证治准绳》,即《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白及的别名[1]。4 白芨的别名 白芨、白根、白鸡儿、地螺丝[2]。
关于白及和白及粉的功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