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飞百科

云飞百科

康熙多伦会盟事件的简介 康熙三十年,在多伦会盟中解决了

历史常识 52

历史中,清代的“多伦会盟”是什么样的历史事件?

多伦诺尔会盟是指清朝康熙帝为调解喀尔喀蒙古各部之间的矛盾,加强北方边防及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在多伦诺尔(今多伦县)与蒙古各部贵族进行的会盟,会盟标志着喀尔喀蒙古正式并入清朝。

康熙多伦会盟事件的简介 康熙三十年,在多伦会盟中解决了

多伦会盟,1691年,康熙大帝在多伦诺尔,召集内外蒙古首领举行会盟仪式,正式接受喀尔喀蒙古归于大清统治之下,从此统一漠北蒙古。多伦诺尔,今天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图为康熙多伦会盟旧址。

多伦会盟 中国清康熙帝为加强北方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 ,于康熙三十年(1691)在多伦诺尔(今多伦)与蒙古各部贵族进行的会盟。多伦诺尔蒙古语为七溪、七星潭之意。

在多伦会盟过程中,康熙帝显示出一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

康熙辛未年是公元1691年,也是清圣祖康熙三十年。康熙辛未年4月,康熙召集蒙古诸部王公,主持了“多伦会盟”,加强了满蒙联盟,蒙古族得以在清朝的统治利益中获益。

县名源于蒙古语“多伦诺尔”,意为“七个湖”,因曾有七水泊而得名。行政建制始于清代,曾为口北三厅之一,称多伦诺尔宣抚理事厅。

有关康熙的历史故事

废弃长城 历代王朝修长城,没有挡住游牧民族的铁骑奔驰,被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公开贬低过长城。康熙三十年(1671年),康熙帝率诸王、贝勒、大臣前往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约集内外蒙古来此“会盟”。

智擒鳌拜,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辅索尼病故。七月初七,14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在太和殿受贺,大赦天下。

康熙时期,智除鳌拜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辅索尼病故。七月初七,十四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在太和殿受贺,赦天下。

康熙看病--北京同仁堂的由来 康熙皇帝得了一种怪病,宫中御医把所有的名贵药材都用遍了,就是不见病情好转,他一怒之下停止了用药。这天,康熙独自出宫微服夜游,来到一条街上,发现有一个小药铺。

多伦会盟是什么

1、多伦诺尔会盟是指清朝康熙帝为调解喀尔喀蒙古各部之间的矛盾,加强北方边防及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在多伦诺尔(今多伦县)与蒙古各部贵族进行的会盟,会盟标志着喀尔喀蒙古正式并入清朝。

2、多伦会盟又称康熙会盟.是清朝康熙皇帝为了加强北方边疆喀尔喀蒙古的一次治理事件。在清朝初时,蒙古主要分为:一是喀尔喀蒙古,二是喀尔喀蒙古察哈尔蒙古,三是厄鲁特蒙古。在皇太极时期就解决了察哈尔蒙古问题。

3、多伦会盟,1691年,康熙大帝在多伦诺尔,召集内外蒙古首领举行会盟仪式,正式接受喀尔喀蒙古归于大清统治之下,从此统一漠北蒙古。多伦诺尔,今天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图为康熙多伦会盟旧址。

4、多伦会盟,又称七溪会盟、多伦诺尔会盟、康熙会盟,是康熙帝为加强北方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而进行的会盟。多伦会盟后,康熙皇帝找到的活佛是哲布尊丹巴。

5、共商北部边疆事宜,并按内蒙古设盟旗的办法,对喀尔喀各部编设了盟旗札萨克,确立了对外蒙古的统治和管辖。从此,外蒙古正式列入了清政府的版图。史称“七溪会盟”、“多伦诺尔会盟”、或“康熙会盟”。

这就是给各位分享康熙多伦会盟事件的简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康熙三十年,在多伦会盟中解决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