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后裔还有吗
不是。春秋时期,各国诸侯不论爵位大小,多喜欢称公。按照周朝制度,国君一般由嫡长子继位,即位前称为太子,其他的儿子便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子则称公孙。他们的后代便有不少人便以公孙为姓,因此,公孙并非一族一姓的后人。
出自姬姓,黄帝轩辕的后裔有公孙氏。最初出现的公孙氏是在上古时期。据《路史》载:“神农同母弟勖,嗣少典国君,世为诸侯,后以公孙为姓。轩辕帝初名公孙,后改姬。”所有他的后代里,有部分姓公孙,称公孙氏。
春秋时期,郑过有大夫名关其思,说明关氏族人已在今河南省新郑一带落籍。西汉时期,有长水校尉、平陵人(今陕西咸阳)关并,东汉初戊己校尉关宠,汉末有太原人关靖(公孙瓒部下)入载史册。表明在两汉以前,关氏族人已广布于黄河中下游。
公孙康跟公孙渊是什么关系啊?
1、公孙渊(?-238)三国时辽东地方割据首领。公孙康之子。魏明帝太和二年(228),渊夺其叔公孙恭位,割据辽东,明帝拜渊扬烈将军、辽东太守。渊又遣使南通孙权,孙权立其为燕王,后明帝拜渊大司马,封乐浪公。
2、公孙渊是公孙康的次子,他在夺取叔父公孙恭的位子后,开始与吴国勾结,并自立为燕王,背叛了曹魏。曹魏的明帝曹叡派司马懿率领大军讨伐公孙渊,经过一年多的战斗,最终攻克了辽东的襄平城,斩杀了公孙渊,平定了辽东。
3、公孙渊是辽东太守公孙度的孙子,是左将军公孙康的儿子。早在董卓之乱的时候,公孙渊就趁机占领了整个辽东,成为了辽东侯。
4、公孙渊是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左将军公孙康之子。公孙康死的时候,因其子公孙晃和公孙渊等年纪尚小,大家于是拥推其弟公孙恭为辽东太守。公孙恭则因病渐渐变成了阉人,不能治理辽东。
5、公孙渊是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公孙康之子。夺取其叔公孙恭之位。后来依附孙权。
6、公孙康。公孙恭之兄。公孙度死后继承辽东太守的职位,把前来投奔的袁熙、袁尚首级送给曹操。又大破高句丽军,攻陷高句丽都城。公孙晃,公孙康之子,公孙渊之兄。因任子制在洛阳为官,公孙渊叛乱被杀后被下令处死。
东汉诸侯公孙康是什么人?曾斩杀袁绍两个儿子
东汉末年辽东地区割据诸侯,辽东太守公孙度长子(一作庶子)、车骑将军公孙恭之兄。公孙康为公孙度的长子(《三国志·管宁传》注引《傅子》作庶子),公孙度由玄菟郡小吏发迹,被辽东郡人轻视。
公孙康(150-204)是东汉末年割据辽东一带的军阀。他是辽东太守公孙度的儿子,在父亲死后继任辽东太守,曾经多次与以高句丽为首的东夷人交战。
但 袁绍 在200年的官渡之战中败于曹操,202年, 袁绍 病死,他的2个儿子自相残杀,207年,袁尚被公孙康所杀,乌桓被曹操攻破, 袁绍 彻底失败。
袁尚、袁败于辽东,被公孙康所杀。袁绍有四个儿子:袁谭、袁、袁尚和袁枚。历史上有名的有袁谭,袁,袁尚,但是袁绍有个小儿子袁枚,——。三国时期,魏和董二远都引用的话说:“又有一个弟弟要买,一定要去辽东。
东汉末年。袁绍兵败身亡,几个儿子为争夺权力互相争斗,曹操决定击败袁氏兄弟。袁尚、袁熙兄弟投奔乌桓,曹操旋即向乌桓进兵,击败乌桓,袁氏兄弟逼迫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
关于公孙康的子孙怎么评价公孙康和公孙康好用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