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文武百官的官职名称
1、丞相:位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有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
2、三公:- 丞相:掌管全国行政,又称国相、太师。- 太尉:全国最高军事统帅,又称大司马、太傅、大将军。- 御史大夫:监察官,又称大司空、太保。 九卿:- 奉常:掌国之礼仪。- 光禄勋:掌帝之待从。- 中大夫:掌帝之警卫。- 太仆:掌国之车马。- 廷尉:掌国之刑狱。
3、因贰师城而得名。30)浚稽将军:武帝太初二年以赵破奴为之,征匈奴。因浚稽山而得名。31)强弩将军:武帝时李沮曾以左内史为之。32)度辽将军:昭帝元凤三年以中郎将范明友为之,因度辽水而得名。33)虎牙将军:宣帝本始二年以田顺为之。34)蒲类将军:宣帝本始二年以赵充国为之,因蒲类泽而得名。
4、丞相:战国时始置,为百官之长。东汉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208)复置,曹操自任丞相。“丞”与“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丞相理曹掾: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员。光禄勋:秦时称郎中令,汉武帝更名为光禄勋。王莽称司中,东汉又称光禄勋。
东汉末年的武将职位从小到大
大将军: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公之上,因此当汉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而以袁绍为太尉时,袁绍“耻班在太祖下”。属官有长史、司马。骠骑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比三公。将军中位比三公的共四级: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第一等,大将军,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公之上,因此当汉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而以袁绍为太尉时,袁绍“耻班在太祖下”。属官 有长史、司马。第二等,骠骑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比三公。
二品 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国大将军、南中大将军(以上为二品大将军)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四征资深者皆为大将军。
大将军: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公之上,因此当汉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而以袁绍为太尉时,袁绍“耻班在太祖下”。属官有长史、司马。 骠骑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比三公。将军中位比三公的共四级: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东汉的官阶等级划分
1、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常、光禄勋、卫尉三卿,太尉所部;太仆、廷尉、大鸿胪三卿,司徒所部;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卿,司空所部。东汉九卿之长均加“卿”字,其秩皆中二千石。
2、正文一品中上:太尉。本经曰:其掌四方兵事功课,岁尽即奏其殿最而行赏罚。为一国之军事最高长官 役两千石上(相当与现在每月给于的谷物为1600余斤)。其下属长史府(1人)役八百石中(相当与现在每月给于的谷物为700余斤)。拶(zan)事槽掾(24人)本经曰:令史及诸御属,役六百石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