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飞百科

云飞百科

清朝大臣李光地生平简介 清朝大臣李光地生平简介资料

历史常识 456

李光地故居的生平简介

李光地(1642年9月29日—1718年6月26日),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泉州府安溪(今福建安溪)人。清代康熙朝大臣,理学名臣。

清朝大臣李光地生平简介 清朝大臣李光地生平简介资料

李光地,生于1642年,逝于1718年,字晋卿,别号厚庵。他的学术生涯始于康熙九年,这一年他荣膺进士。在仕途上,他步步高升,历任兵部侍郎、直隶巡抚、吏部尚书以及文渊阁大学士等要职,彰显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政绩。在国家的重大事务中,李光地发挥了关键作用。

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康熙九年进士,累官至兵部侍郎、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在平定三藩、统一祖国大业、治理河患等方面,有卓著贡献。其著作颇丰,有《榕树全集》等数百卷问世。

李光地担任直隶巡抚期间治理河务、兴修水利。当时京城地区常遭受水灾,漳河与滹沱河汇合后容易泛滥成灾,于是康熙命李光地疏通漳河故道,将河水引入运河,以遏制滹沱河的水势。

李光地的故居坐落在享有“小泉州”美誉的湖头镇,这个历史文化名镇拥有众多明清建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李光地的新旧两座衙门。“新衙”又名相府,坐落在湖头街中部,是一座五进大平屋,双护厝,其建筑气派非凡。

李光地故居生平简介

李光地(1642年9月29日—1718年6月26日),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泉州府安溪(今福建安溪)人。清代康熙朝大臣,理学名臣。

李光地,生于1642年,逝于1718年,字晋卿,别号厚庵。他的学术生涯始于康熙九年,这一年他荣膺进士。在仕途上,他步步高升,历任兵部侍郎、直隶巡抚、吏部尚书以及文渊阁大学士等要职,彰显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政绩。在国家的重大事务中,李光地发挥了关键作用。

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康熙九年进士,累官至兵部侍郎、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在平定三藩、统一祖国大业、治理河患等方面,有卓著贡献。其著作颇丰,有《榕树全集》等数百卷问世。

李光地墓在安溪县蓬莱镇新坂村柏叶林。墓原为石构,外观呈“风”字形,墓碑、石翁仲、石兽、华表、御制丰碑等均毁于1958年,石料被用于修渠。其后裔重修,恢复墓碑,草创墓型。1988年,安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光地故居位于湖头镇中山街,由明初李氏先祖李森建。

李光地简介_李光地墓_李光地

李光地墓在安溪县蓬莱镇新坂村柏叶林。墓原为石构,外观呈“风”字形,墓碑、石翁仲、石兽、华表、御制丰碑等均毁于1958年,石料被用于修渠。其后裔重修,恢复墓碑,草创墓型。1988年,安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光地故居位于湖头镇中山街,由明初李氏先祖李森建。

李光地死因: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五月,李光地因疝疾速发,卒于任所,享年77岁。皇帝派遣恒亲王允祺前往吊唁,赏赐千两金,谥号“文贞”。雍正初年,加赠太子太傅,祀贤良祠。李光地墓在安溪县蓬莱镇新坂村柏叶林。

李光地,生于1642年,逝于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是泉州安溪湖头人。据湖头李氏族谱记载,他自称是唐朝高祖李渊二十子江王李元祥的后裔,也有说法认为他出自开漳先锋李伯瑶的家族,其祖先来自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渡东村。

李光地(1642-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泉州安溪湖头人。开漳先锋,辅胜将军李伯瑶之后。其祖系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渡东村人。后其祖经风水大师黄妙应指点,将李伯瑶墓迁到渡东,并按黄妙应之说定居在湖头。清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进翰林,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李光地墓,这座历史悠久的古迹位于福建省安溪县蓬莱镇新坂村的柏叶林之中,是清代著名政治家李光地的长眠之地。原本,墓葬为石质构造,设计独特,形似;风;字,显现出当时的建筑艺术风格。墓碑、石翁仲、石兽以及象征权力的华表和御制丰碑,不幸在1958年的某个时期被损毁,石料被用于当地的水利建设中。

清朝大臣李光地生平简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清朝大臣李光地生平简介资料、清朝大臣李光地生平简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