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埠战役的介绍
1、年9月,正当红四方面军成立之际,国民党蒋介石调集14个师、4个旅的兵力,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第三次“围剿”,兵败黄安、商城后,又于1932年3月纠合重兵进站皖西苏家埠、麻埠等地,继续向根据地猖狂进攻。
2、年2月上旬,商潢战役后,鄂豫皖苏区周围的国民党军处于守势。皖西地区国民党军第四十六师等部6个旅共12个团,自六安沿淠河东岸经苏家埠至霍山构成一线防御,并以苏家埠为枢纽,企图阻止红军向东发展。
3、苏家埠、韩摆渡的敌人于绝望中向红军投降。这次战役历时48天,红军俘获国民党军皖西总指挥兼师长 1人,旅长5人,团长l1人,其他官兵3万余人,缴枪l万多支, 鄂豫皖苏区发展到20多个县300多万人口。
4、苏家埠战役历时48天,共歼敌3万余人,其中俘总指挥厉式鼎和5个旅长,12个团长及营以下官兵8万余人,缴获长短枪6万余支,机枪250挺,各种炮44门,电台5部,击落飞机1架,占领了河以东广大地区。此战是鄂豫皖区红军的空前大捷。
5、年的苏家埠战役 当时,皖西共有国民军队12个团的兵力,北起六安、南至霍山,沿淠河东岸布防。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的指挥下,主力红军3个师全部东渡淠河,从侧后分别包围了六安、霍山之间的韩摆渡、苏家埠守敌,采取“围点打援”战术阻击六安、霍山来援之敌。
历史上在安徽发生的著名战役
C[解析]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土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公元383年,当时中国北方的前秦欲灭南方的东晋,双方于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8万军力大胜80余万前秦军。
年11月,广德保卫战打响。这场战役在安徽境内展开,为保卫广德地区的安全,军民同仇敌忾,展现了坚韧的抗敌意志。双方激战激烈,战斗异常惨烈,最终,尽管敌人装备精良,但在我军的顽强抵抗下,未能突破防线,广德得以保全。1939年5月,安庆城战斗拉开序幕。
淝水之战: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发生的一场战争,东晋以八万军力大胜前秦的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军队。这场战役展现了东晋军队的智谋与勇气,前秦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在指挥失误和战术上的不足,导致最终惨败。
徐锡麟起义是年,光复会首领徐锡麟与秋瑾约定,于7月8日趁安徽高等巡警学堂举行学生毕业典礼之机,浙、皖同时发动起义,占领安庆,进攻南京。后起义失败,徐锡麟就义于抚署东辕门外。
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这场战役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具有决定性意义。北方统一政权前秦,发起侵略东晋的战争,战场选在了现今安徽省寿县东南方的淝水区域。前秦的兵力庞大,总数达到八十余万,但最终却以惨败告终。而东晋方面,兵力虽少,仅有八万之众,却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淝水之战发生在中国的淮河流域,具体地点在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383年。这场战役是东晋与前秦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斗,地点位于淮河流域的淝水河畔。东晋以谢安为统帅,巧妙地运用战术和地理优势,在淝水河畔成功击败了前秦的大军。
苏家埠战役的事件意义
1、在苏家埠战役中,第四方面军成功实践了;围点打援;的战略,即通过诱使敌人救援被围困的据点,然后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在深入理解敌情的基础上,他们坚守了四十多天,成功调动了大量敌军前来救援。在围困战中,红军进行了艰苦的土工作业,构建了坚固的包围网,既困住了敌人,又为集中力量打击援军提供了保障。
2、在准确掌握敌情的条件下,坚持围困苏家埠四十余日,终于调动了大批敌人来援。在围点作战中,进行了坚苦的土工作业,构成敢严密包围敌人的工事网,既有效地困住了敌人,又保证了能够集中尽可能多的机动兵力用于打援。
3、苏家埠、韩摆渡的敌人于绝望中向红军投降。这次战役历时48天,红军俘获国民党军皖西总指挥兼师长 1人,旅长5人,团长l1人,其他官兵3万余人,缴枪l万多支, 鄂豫皖苏区发展到20多个县300多万人口。
关于苏家埠战役简介和苏家埠战役简介50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