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帝宇文阐
1、北周静帝宇文阐(573年-581年),原名宇文衍,南北朝时期北周末代皇帝(第五代,579年—581年在位),鲜卑族人。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孙子、北周宣帝宇文S的长子,母亲是朱满月。建德二年(573年)六月宇文阐生于东宫,大成元年(579年)正月癸卯日,封为鲁王。正月戊午日,立为皇太子。
2、周书记载中,静皇帝宇文衍,原名衍,后改名为阐,是宣帝的长子,出生于建德二年六月的东宫。大象元年,他被封为鲁王,同年五月戊午,正式被立为皇太子。二月辛巳,宣帝在邺宫传位给他,他居住在正阳宫。宣帝去世后,宇文阐即位,进入居丧期,百官听命于左大丞相杨坚。大赦天下,停止洛阳宫的建设。
3、静帝宇文阐 ;因为父亲犯了王法而被发配到东宫当宫女的朱满月,凭着自己长得漂亮,又聪明伶俐,在建德元年(572)四月被选去掌管太子宇文赟的衣服之事,没想到从此竟改变了命运。太子虽然才14岁,却已初晓人事,不出半年,朱满月便有了身孕。
4、大象元年(579年)二月,周宣帝主动禅位给太子宇文阐,做了太上皇,自称天元皇帝。史称周静帝。5个月之后,天元皇帝又为小皇帝娶亲完婚,司马令姬当上了皇后。580年,司马消难响应尉迟迥反对外戚杨坚而起兵,兵败,投靠南陈,九月,司马令姬被杨坚废为庶人。
5、周国的最后一个皇帝,便是北周静帝宇文阐,生于573年,逝于581年,作为北周末期的第五代君主,他在位仅仅两年,即579年至581年。宇文阐本名宇文衍,是鲜卑族人,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孙子,北周宣帝宇文赟的长子。
杨坚抢了自己外孙的皇位,那他对自己的女儿有愧疚之心吗?
1、杨坚首先作为一位父亲对自己的女儿杨丽华是有愧疚之心的,但是作为一个帝王的谋略他对自己的是没有愧疚之心的。因为想要到达权力的最高端是每一位有抱负有野心的人梦寐以求的。最后杨坚夺取皇位还是杨坚的妻子,杨丽华的母亲独孤伽罗去劝说的的杨丽华。
2、杨坚抢了自己外孙的皇位。其实对她自己的女儿并没有愧疚之心。
3、总的来说,杨坚在当上皇帝之后,对他的女儿和外甥女还是比较不错的,对他的小外孙就比较残忍了。
4、开皇元年581年,杨坚篡北周夺取天下,建立隋朝。杨丽华一时还无法接受和父亲闹矛盾,但是隋文帝没有责怪她,对她心中很有愧疚。还给自己的女儿封了个“乐平公主”还准备给她改嫁,寻找一个如意郎君,但是由于杨丽华坚决不同意,所以此事作罢。
司马令姬的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大象元年(579年)二月,周宣帝主动禅位给太子宇文阐,做了太上皇,自称天元皇帝。史称周静帝。5个月之后,天元皇帝又为小皇帝娶亲完婚,司马令姬当上了皇后。580年,司马消难响应尉迟迥反对外戚杨坚而起兵,兵败,投靠南陈,九月,司马令姬被杨坚废为庶人。
大成元年(579年)二月十九日,宣帝在邺宫将皇位传给宇文阐 ,宇文阐即位,改元大象,时年七岁。同年七月,立柱国、荥阳公司马消难之女司马令姬为皇后。 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宣帝病重,诏命静帝入宿露门学。五月二十五日,宣帝驾崩,时年二十二岁,静帝入居天台,废去正阳宫。
人物生平 大成元年(公元579年)二年,受宣帝内禅即位,改元大象,时年七岁,当时刘P,郑译决定以杨坚为辅政大臣(后在李德林提议下成为大丞相)。七月,立司马消难之女司马令姬为皇后。大象三年(公元581年),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至此北周灭亡,隋朝建立。
这就是给各位分享五代十国北周静帝宇文阐皇后·司马令姬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北周宣帝宇文赟能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